道教授箓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道教正一派的授箓历史悠久,箓仪繁杂,对其宗教文化内涵、作用功能等,今人或有不解。笔者因出自天师世家,自幼便常听母亲讲述一些道教传统,加之近30 年来一直专致于道教传承,对正一派授箓制度有一些研究和心得,故撰文以飨读者,以期抛砖引玉。

道教正一派授箓的历史沿革

一般认为,正一派授箓始于汉末晋初第四代天师张盛。张盛自汉中返回龙虎山,“修治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故址,遂家焉。每岁以三元日登坛传箓,四方从学者千余人,自是开科范以为常”。明胡应麟在《少宝山房笔丛·玉壶题览》中也说:“汉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为玄教宗,继张鲁三国时居汉中。其子盛,魏封都亭侯,复还龙虎山,升坛授箓。”若细究起来,道教授箓的由来或可追溯到祖天师张道陵及系师张鲁。张道陵居鹤鸣山,“精思炼志,作道书二十四篇”,《正一盟威妙经》、《正一科术要道法文》等均在其内。《正一法文经》有云: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张道陵“以盟威都功诸品经箓、玉册、剑印付子衡,与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年一百二十三岁”。这说明早在张道陵创教之初,天师经箓已经形成并有经箓印剑法物相授。

系师张鲁据汉中,实行政教合一,以五斗米道教义施政理民。鲁自号“师君”,徒众称“鬼卒”,另立“都讲”、“祭酒”,实际上是道教早期的职级分工制度。而这种制度的确立,必然得有一套科仪章法,这便是天师道授箓传度的雏形。

继续阅读“道教授箓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历代《庄子·养生主》之文本文化与艺术阐释评议

历代对《庄子·养生主》篇之文本、义理、文化、艺术阐释者甚夥,可谓众说纷纭,其中有不少精彩之论,也有不少疑点。本文就其所涉之解题、警句、寓言、结构及相关之文化艺术问题加以梳理、辨析与评议,希望能进一步深化此篇之探究。
“养生主”如何解
“养生主”三字应作何理解?主要有两说。
一种理解是把“养生”看作一个词,“主”看作一个词,理解为养生之主旨、要旨或宗旨。郭象说:“夫生以养存,则养生者理之极也。若乃养过其极,以养伤生,非养生之主”,就是这种理解。1后世采用此说者甚夥,如清人胡文英《庄子独见》:“《养生主》是言养生之大主脑”2,近人张默生说:“此篇标题为‘养生主’,乃即说明养生之道当以何者为原则”3等等。

继续阅读“历代《庄子·养生主》之文本文化与艺术阐释评议”

道教的文化定位与文化担当

道教素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在古代社会里,它与儒、释合称三教,是中国文化的支柱之一。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格局大变。及于现代,中国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格局,原来所谓三教的地位也随之大变。那么在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道教的文化地位应当如何看待,道教本身又应当承担起什么样的文化责任,可以有什么样的作为呢?当今,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意义。对于道教来说,这是一个认识自己的文化地位,发挥应有的文化功能的极佳契机。无论是道教界还是学术界,都应抓住这一契机,有所思考,有所作为。

继续阅读“道教的文化定位与文化担当”

大道至简 大医精诚——中国文化生命关怀下的“医道同源”

儒释道三教是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主要流派,宋孝宗在《原道辩》中曾对儒释道三教给出“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功能定位,虽不尽精准,但也大致指出了三大学术流派的主要特征。“以道治身”则鲜明地点出了道教与医学(生理学)的关系。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他精辟地阐明了中医学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地位和现代价值。自古“医道同源”,博大的中医学知识体系,渊源于先秦道家,与道教互根互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标志。

继续阅读“大道至简 大医精诚——中国文化生命关怀下的“医道同源””

道在“虚”中

道在何处?常人迷茫,不知如何寻求。
老子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德经》第34章)。庄子在《知北游》中明确指出“道无所不在”,并指出道之存在的可能位置,譬如在蚁蝼、在秭稗、在瓦甓,甚至在屎溺。按庄子的说法,道弥散于天地间,一切皆因“道”而立。《淮南子》发挥庄子大义,言“四方皆道之门户牗向也,在所从窥之”(《淮南子·说山篇》),意思是说,四面八方都有道的门和窗,就看你从哪儿找到通往大道的路径。
道弥散于宇宙之间,而世人却未能体悟到,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此言道以无形、无名之虚灵状存在于世,难以目视,亦难以说出;其二,世人为外物所执,缺乏观道之“慧眼”,尤其缺乏虚灵之心态。

继续阅读“道在“虚”中”

《心说》与“心学”别谈

《心说》与“心学”虽然在社会学的指向和功用上有所差异,前者讲的是问道,后者讲的是问学。然而,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把心的属性作为向学问道的首要前提。他们都是阐述形而上的心的本体属性的学说,而绝非在研究心的构造。故而自然会引起人们把《心说》与“心学”放在一起从思想内涵上进行研读和比较。这里我们依稀发现,在期期可无言传之中仿佛存在着某种嬗递与联系。而这种联系,竟然不知道是历史的必然亦或是历史的偶然。本文试解其兴替之一斑。

继续阅读“《心说》与“心学”别谈”

元辰宫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元辰宫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其实,这个秘密,我现在就可以揭示给大家,原来,元辰宫的构成,它是依灵魂的生辰时日而成,共有以下几个部分:

建筑风格:元辰宫的整体建筑风格象征个人的文化,思想倾向及心灵修养;

阴神庙:守护元神宫的神灵庙宇,代表我们的阴泽和贵人。

前 院:给人第一印象,也代表祖先和阴德

大 厅:守护神,聚宝盆,小人,贵人,精气神和主要运势;

书 房:象征学业和功名利禄

信 仰 房:协助你心灵安定的地方

财 库:累世的财库,先天的福德。

厨 房:象征财运和一生的福禄

卧 室:招桃花、感情婚姻

后 花 园:身体健康、潜藏晚年运

冤亲债主房:累世业债所积聚的房屋。

子嗣丛:此生子女的福报和后运。

生命之树:象征当事人的个性,运势、健康状况。

生命之路:生命历程或期待的生命历程

警惕元辰宫骗局

警惕元辰宫骗局

想了很久,为什么要写这些。

1,劣币驱逐良币,现在假冒元辰宫,打着元辰宫的骗子网上太多,如果大多数人都被假的骗过了,那么真的元辰宫也就没有人再信了。

2,实在是太乱,太多朋友反馈说被代观的,开培训班的元辰宫骗子骗,少则几千,多这几万,被骗子害惨。

首先正本清源,元辰宫法术是出自闾山,是泰省净明宗闾山派。(部分闾山被正一收编了)并非出自佛教,出自泰国,出自日本的佛教,不是出自西方的塔罗牌。反噬打着泰国元辰宫结合的,西方心理塔罗牌结合的,只不过是打着元辰宫幌子行骗。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